|
三線日記(1/2/3/4/5/6)(雜文/袁培力)时间:2021-12-04 【編者按】何道網近日有幸收獲袁培力的“三線日記”。欣喜之余,粗略閱讀后就迫不及待在此推出與大家共享。袁培力的“三線日記”收錄了日記的主人——西安參加三線建設學生——1970年12月31日始至1973年7月15日的近三年里的日記。這段時間恰是袁培力參加三線建設期間。日記記錄了他們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情況。尤其是記錄了他們的生死悲歡。讀來于細枝末節之處令人感動。于第一時間記錄自己的人生,這得需要巨大的耐心和細心,尤其是記錄行為其本身就具備了歷史的前瞻性,是非一般人所能想到并付諸實施的。我們不禁在此為日記的主人袁培力先生擊節而贊!感謝他為我們這些親身經歷三線建設的人留下的珍貴記憶。也為我們在其字里行間尋找我們的自己找到了依據。本網站特予隆重推出。感謝袁培力,我們時代的記錄者! 三線日記(一)——畢業分配
1970.12.31 西安保溫瓶廠五七學校四連一排名單(參加拉練的) 一班:張坤榮 李巧云 王玉蘭 駱秀琴 計寧芳 吳順桃 劉栓柱 常家駒 劉永良 張天鴻 王萍 袁培力 二班:孫民華 鄒憲佳 劉素連 沈月娥 朱財娣 張敢 閻華 朱桂根 朱建軍 許淼 李寶元 吳興平 三班:李月梅 楊愛珍 王潔英 卞西美 陸阿麗 鄭兆芬 馮月俠 蘇君 任華 辛毅佳 尚天才 田華 排長:楊杰英(班主任老師) 副排長:袁培力 陸阿麗 指導員:孫明華 蘇君 一班長:駱秀琴 劉永良 宣傳員:駱秀琴 二班長:鄒憲佳 朱桂根 劉素連 朱建軍 宣傳員:朱建軍 三班長:楊愛珍 任華 宣傳員:辛毅佳 (注:其中去三線得有: 女同學:張坤榮 沈月娥 李月梅(李燕);均在5853部隊學生民兵十九連。 男同學:劉栓柱 常家駒 劉永良 張天鴻 袁培力 蘇君 辛毅佳 朱桂根 朱建軍 許淼 李寶元 吳興平;均在5853部隊學生民兵二連) 1971.1.22 天還黑著,我們就爬起來了,真冷!手一伸出來,就凍木了。堅持打好背包,已經將近7點了。全排集合出發。我吃飯的那家房東老大娘還依依不舍的出來送我們,住在她家的女同學和她相處得很好,幫她縫被子、掃地、刷鍋、做飯,留下很好的印象。辭別了南新村,辭別了親愛的貧下中農,辭別了拉練。隊伍離開了村莊朝東北方向——學!易呷。 (注:1月4日出發,1月22日回家,總共拉練19天。經過村莊:長安縣紀陽公社桃源村、戶縣大王公社卓村、戶縣甘河公社宋村、戶縣白廟公社白原村、戶縣龐光公社孫姑村、長安縣豐收公社南埝村、長安縣火炬公社南新村) 1971.1.31 明天下午一點去保溫瓶廠聽報告,由“三線”報告團來做。 1971.2.1 大會開始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5760部隊三線慰問匯報代表團作報告,兩位學生“三線”戰士(69級)介紹了他們在三線建設工地的情況。 1971.2.5 學校也怎能沉住氣,還叫我們交學費。 1971.2.15 今天要游行,響應毛主席的2.15聲明。西安市30萬人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游行示威,我們四連也去了,城里到處都是人。 1971.2.16 早晨學校開了動員會(關于去三線),講述了目前國家形式與鐵路建設情況。襄渝鐵路安康段,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下午開座談會,一位三線來的干部講安康是我國腹地,北靠秦嶺,南依大巴山,處于眾山之中,是戰略要地。因此,修襄渝鐵路意義非常重大,是毛主席親自在地圖上畫的線。 1971.2.17 和三線干部談話,將決心書交了。連長、司務長、指導員都由西安干部擔任。根據三線干部的口氣,鐵路建設好,我們有可能留在鐵路上。 1971.2.19 早上起來,意外的一地大雪。去保溫瓶廠勞動,我們一二排上早班,九點學習,十點上班,十三點下班。我分在包裝車間。 1971.3.4 學校開會。主要是叫我們安心,大約明日或后日公布名單。 1971.3.6 今天的時間過得真快,這是最后一次在保溫瓶廠勞動了。 下午學校開會,公布了名單。絕大部分男同學都被通知參加三線建設。明天辦學習班,要把戶口本、購糧本、購貨本、肉票、油票、肥皂票和棉花票,統統帶去。 1971.3.8 將三證四票交了,辦轉戶口手續。去慶安中學進行步伐訓練,真有些乏味。 1971.3.12 女同學也宣布了,我排有李月梅、張坤榮和沈月娥三位同學去三線。 1971.3.27 下午至校,得知31日走。30日把行李送到學校,并在學校住一晚上,31日早上七點裝車。 1971.3.30 中午用架子車把行李拉到學校。 吃完晚飯,辭別了故鄉,到學校集結。夜里和楊老師聊了一會。然后共九位同學坐電車到火車站,在夜宵店會餐,飽食酒肉米飯。從火車站走到東大街,看了看夜幕下的鐘樓,郵電大樓鐘聲響了,奏出了莊嚴的“東方紅”,12點啦! 1971.3.31 邊說邊走,不覺到了西門,跑跑走走,到了學校。教室里睡不著,點了堆火取暖,又到學校游了一圈。終于天亮了,在學校用了早餐,上了汽車。楊老師和女同學們歡送我們,關切的叮囑我們。搖手告別,再見了親愛的學校、老師和同學。 請翻下頁閱讀:三線日記(二)——出征安營
上一篇胡周崇下一篇綠太陽(長篇小說/劉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