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里的西安二馬路(散文/李永安)时间:2022-05-02
二馬路是一條不寬的街道,來回并行兩臺車子,街道兩旁早期都是一間間的棚戶房,以后又慢慢的改建成了簡易二層房,房子的布局一間緊挨一間,房門外有一個用磚砌的狹窄樓梯,直通二樓房間。沿街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小巷子,穿來拐去的。二馬路是道北的中心區域,路雖不寬,道北人卻很熟悉,在我的記憶里,到了夏季的晚上,二馬路這條街道真是夠熱鬧的,路的兩邊幾乎全是乘涼的人們,拉上一張草席,一家人坐在一起拉著閑話,孩子們你追我跑的玩著。實際上,街巷路旁是老人們拉閑說話的交流場所,在路邊,老人們擺上一個小方桌,幾個人坐在一起,背靠著老槐樹,打著牌下著棋,其樂悠悠。二馬路上棋攤子還比較多,隔上一段路,黃黃的路燈下就有一個棋攤子,我有個電大同學就住在二馬路,此人個子不高,長的黑黑瘦瘦的,不太言語,但象棋下的很好,一般人不是對手。每次說起二馬路,他就說夏天晚上家里太熱,是最難熬的時候,就光著肩膀跑出去在路燈下蹲棋攤看下棋,好多人圍著一盤棋,你爭我說,完全忘記了是大熱天,看著看著,就學會了下象棋,學會了就和棋攤上的老手對著下,從中學習了不少棋技,真忘不了在二馬路上下棋的日子。二馬路這條街道還有個特點,走在這條路上能看到兩邊人行道上有不少老槐樹,旁邊的巷子里也是一樣,據說都是以前種下的,這些粗壯的樹干,濃濃的樹蔭,給這條不寬的街道增添了不少涼爽氣。 我上學的時候,我有不少同學就在二馬路上住,學校放暑假時班上分了好多個學習小組,我被分到緊靠二馬路的搬運新村這一組,每周去學習一次。路旁邊有一片地勢很低的深坑,也叫豆芽坑,里面蓋滿了大大小小的棚戶房子,遇上大雨,就容易出現水患。我有幾個同學都住在豆芽坑里面,以后這里又叫三合新村,據說是將豆芽坑,胡基院,屠宰場三塊地方合在一起的名稱。我有個同學就住在這里,臉黃瘦黃瘦的,每次上算術課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出了題,班上同學都在靜靜的答題,他卻坐在那里,看著講臺上的老師說:“老師,我不會”。過上一會兒又說一句:“老師,我不會!崩蠋熣f:“別人會,你為啥不會?”他又說一句:“我不會!倍旱耐瑢W笑了起來。以后豆芽坑這一片地方進行了改造,蓋起了樓房。過去,走在二馬路上,經?梢钥吹铰愤厰Q麻繩的,繩索在農村用途很多,市場銷量也不錯,因而道北一帶出現了好多麻繩社。二馬路上有個三八麻繩廠,大多是家庭婦女,那時擰麻繩的方法很簡易,所用的工具也很簡單,一個坐式搖把和一個立式搖把。坐式搖把底座其實就是一個近一米長的板凳,在其一端用榫頭卯眼支起一塊擋板,在擋板中間位置鉆了兩個孔,裝上鐵搖柄。立式搖把是用一米多長硬木加工的,在其中間安上一個搖柄,擰繩的時候,靠著路邊劃定場地,雙方相距一定的距離,確定不同繩子長度粗細等,進行操作。那個時候,不僅二馬路上有擰麻繩的,自強東路上也有好幾家,北關東大巷口也有一家。我家在自強東路上住的時候,家里買煤卻在自強路煤炭店,這個煤炭店坐落在向榮巷和二馬路的十字靠東的位置上,煤店門臉不大,進門是一條細細的過道,進去以后,就是一個大棚,里面放著制作蜂窩煤的機器,做好的蜂窩煤就整齊的堆放在大棚里面,大棚外邊堆放著煙煤和無煙煤。我忘不了在這家煤店買煤擔煤的日子,那時候,家家都盤著一個大爐子,燒的都是無煙煤,我將煤擔回家去,給煤里加上些黃土攪合在一起,打成煤餅曬干后放到爐子里燒。 二馬路這條街道沒有通公交車,相對來說不是多么熱鬧,就是在幾個交叉十字口人氣還可以。比如說二馬路與向榮街十字,這里過去住的人比較多,小商小鋪也比較多。建強路與二馬路十字,這里以前有大明宮影劇院,小人書店,雜貨店,修理車行等,也是比較熱鬧一點,記憶很深的是,只要大明宮影劇院上演電影,這一塊人就比較多,有排隊買電影票的,有站在路口等票的,有賣瓜子花生的,尤其是賣冰棍的,背著白色冰棍箱子,扯著嗓子喊著:“大眾冰棍五分一個!币恢毖永m的到二馬路口。此地方十字口還有個小人書店,一間低矮的平房,里面的墻上貼滿了小人書皮,書皮上編著號,書架上盡是小人書,想看那本書,直報編號就行了。店主人是一個七十歲左右的老人,我每次去看書,都會看見老人帶著花鏡在看小人書,有時還會講西游記的故事,講著講著,我們這些看小人書的都吸引住了,每次去看書,先聽店主人講上一段故事。過去的生產村與二馬路的十字,有生產村小區,鐵路家屬院,小商小鋪,路邊還有幾個小食品批發市場,過去人來人往,相當熱鬧。記得這個巷口還有個羊肉鮮湯館,每天只是早上賣,店面不大,只有一間門面,湯濃肉香,吃飯的人很多。店主人說:“他熬湯是凌晨十二點以后升火熬湯,保證湯是新鮮的!痹谖业挠洃浝,二馬路上的單位不是很多,在我的記憶里,在我買煤的自強路煤炭店旁邊,有一個五七印刷廠,對面還有個汽車運輸場,此條路上還有先鋒鞋廠,西安勤儉化工廠,西安塑料彩印廠,明華百貨店等單位。 近些年來,二馬路也在發生著變化,2008年建設大明宮遺址公園的時候,二馬路太華路至建強路這一段,已建成遺址公園的一部分,F在二馬路是從建強路開始到北關正街,尤其是從向榮街向西這一段,商鋪還是比較多,有糧油,車行,餐館等。向榮街向東這一段,路兩邊舊房已經拆遷。我堅信,隨著西安城市提升改造的不斷發展,二馬路將來一定會變成具有城市記憶新的文化街區的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