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e4t2t"></p>
    <table id="e4t2t"><ruby id="e4t2t"></ruby></table>

  • <big id="e4t2t"><ruby id="e4t2t"></ruby></big>
    1. <pre id="e4t2t"><label id="e4t2t"></label></pre>
        <track id="e4t2t"></track>
        標簽文字

        您可以向本站投稿,請點擊箭頭所指 

        頂端右側“投稿通道”。

        也可通過郵件投稿 hedaowang@126.com

        站務

        公告

        首頁 >> 三線作家 >>袁培力 >>蕭紅研究 >> 端木蕻良和古城西安的故事(蕭紅研究/袁培力)
        详细内容

        端木蕻良和古城西安的故事(蕭紅研究/袁培力)

        时间:2022-05-03     作者:袁培力【原创】   阅读

        1945年10月26日,西安的《西北文化日報》刊登了一首詩《小草》,作者是端木蕻良,這是一首不為人知的作品。


        我等待了這樣久——

        日子過去一天

        在繩子上我便打一個結子

        手里摸著每個結子

        心里覺得你近了

        我知道你一定會來的

        我推開門向遠望去

        但是什么都沒有

        臉依在冰冷的門上

        我繼續向前望著

        我向前找尋

        一點聲息都沒有

        只有眼淚落在地上

        我低下頭來閉了眼睛

        要抬起頭來的時候

        地面上有一株綻綠的小草

        從泥土里鉆出

        這是你的消息

        因為你說過:

        當第一株青草出土的時候

        你一定回到我的身邊

            

               從此詩刊登的時間推算,應該是端木蕻良在貴陽寫的。端木蕻良1945年8月從遵義來到貴陽,馬思聰安排端木蕻良在貴州省立藝術館二樓住了下來。端木蕻良和馬思聰熟悉,馬思聰當時在貴州省立藝術館當館長。

               端木蕻良怎么會在西安的報紙上發表詩歌呢?以前他從來沒有在西安的報刊發表過作品,猜測這可能與端木蕻良的友人姚青苗有關。姚青苗原名姚玉祥,1937年在上海通過別人結識了端木蕻良,但只是通信來往,端木蕻良將他的小說介紹到《中流》雜志發表,并替他署名“青苗”,從此他的作品大多署名為“青苗”。解放后,姚青苗到山西大學任教,“姚青苗”成了他的通用名,原名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了。姚青苗曾在延安魯藝上學,后到宜川國民政府第二戰區編輯《黃河》雜志,1945年到西安任《益世報》副刊主編和《駱駝文叢》主編。1946年初,《駱駝文叢》刊登了端木蕻良的譯文《晚歌》,翻譯的是瑞士作家凱勒的詩歌,可見端木蕻良和姚青苗有聯系,相信端木蕻良的《小草》在《西北文化日報》發表,與姚青苗有關。

              《小草》是一首充滿了思念之情的哀婉之作,很動人。他等待很久了,因為她說過當第一株青草出土的時候,她就會回到他的身邊。詩里的“他”是端木蕻良,“她”是蕭紅,端木蕻良的妻子。蕭紅逝去三年了,不會回來了,留給端木蕻良的就是這株夢幻般的小草。讓這株小草在詩歌這個幻境里于西安綻綠,是因為端木蕻良和蕭紅在這個古城開始相戀,這是端木蕻良的初戀,他不能忘卻,蕭紅時時會出現在他的夢中。

               端木蕻良平生只來過一次西安,是在1938年春。

               1938年3月4日,端木蕻良隨著著名女作家丁玲率領的西北戰地服務團從陜西潼關來到陜西省城西安。西安《新秦晚報》1938年3月5日第一版發布了一條消息,題目為《西北戰地服務團昨由潼關抵省》,消息稱:“西北戰地服務團全體成員共四十余人昨由潼關抵省,下榻女子中學,文學作家端木蕻良、蕭紅、戈矛、聶紺弩、青年詩人田間、戲劇家塞克等,亦隨行!

               西北戰地服務團抵達西安后,住在陜西省政府安排的住宿地梁府街(今青年路東段)“女子中學”(今青年路小學)。梁府街“女子中學”的正式名稱是陜西省立西安女子師范學校,這個學校有師范部、初中部、附屬小學和幼兒園。當時師范部、初中部已遷往崇義路(今后宰門),省政府以初中部為基礎設立了陜西省西安女子中學,新校址在崇廉路(今西七路)。丁玲在《西安雜談》一文中說,“兩天之后,西戰團大隊來了,住在省政府指定的地點,梁府街,女子中學的舊校址”。 可能是習慣吧,當時的報紙把梁府街陜西省立西安女子師范學校的師范部、初中部舊址仍然稱呼為“女子中學”。隨行的端木蕻良等人也住在這個學校。

               端木蕻良在“女子中學”住下后,過了一兩天,隨丁玲去了北新街七賢莊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陜辦事處(以下簡稱西安八辦),周恩來和凱豐會見了他們一行,并合影。

               還在1938年3月1日時,端木蕻良、蕭紅和聶紺弩隨西北戰地服務團乘火車離開運城前往風陵渡,準備在風陵渡過黃河到陜西潼關,然后再乘火車去西安。在火車上,三人被丁玲“拉夫” 和塞克寫一個話劇,準備到西安演出。四人便你一句我一句,確定了劇本的人物和情節,西北戰地服務團團員做記錄,塞克在火車上分幕。這個劇本的情節、重要角色都來自端木蕻良1937年3月在上海發表的小說《突擊》。到西安后,塞克根據記錄稿整理成一個三幕話劇《突擊》。1938年3月11日《突擊》劇本脫手后,西北戰地服務團開始了緊張的排練。當時的西安《西北文化日報》3月11日發表了一條消息,稱《突擊將在本市公演》,消息說“聞該團現又編定三幕劇,名《突擊》,劇本為端木蕻良塞克等集體創作,現正趕制布景及加緊排練中,約于本月十六日可在本市公演”。西北戰地服務團為《突擊》的上演制作了公演特刊,公演特刊上的劇情簡介,是端木蕻良寫的。端木蕻良給在廣州的茅盾寄了一份公演特刊,茅盾寫了一篇評論《突擊》刊登在了《文藝陣地》上,茅盾寫道:“‘公演特刊’上有端木的節略,簡潔而楚楚有致”。梳理一下可以看到有意思的是:端木蕻良先寫了一部小說叫《突擊》,塞克、端木蕻良、蕭紅和聶紺弩在端木蕻良小說《突擊》的框架下“討論”出了劇本《突擊》,茅盾看了‘公演特刊’和劇本又寫了評論《突擊》,從小說到劇本,到評論,“突擊”這個名字很被大伙喜歡。

              《突擊》于3月16日在西安易俗社上演,這是西北戰地服務團到西安后的第一次舞臺公演。到3月20日,公演完畢,共演了5天11場。端木蕻良到易俗社觀看了《突擊》的演出!锻粨簟返难莩霁@得很大成功,西安《工商日報》3月18日發表消息稱:“《突擊》公演博得榮譽,表演有力技術成熟布景絕倫”,《西北文化日報》3月21日發布消息稱:“成績極為優良,希望再來一個”。

              《突擊》公演結束后,丁玲回延安匯報工作,她約在3月26日離開西安,3月28日抵達延安。端木蕻良、蕭紅和聶紺弩作為比較有名的文學作家,西安八辦請他們去延安看看,丁玲這次去延安便邀他們同行。端木蕻良回憶蕭紅對端木蕻良說丁玲要去延安,端木蕻良高興地說可以跟著去一趟看看,可是蕭紅表態不去,端木蕻良看到蕭紅的態度也就沒有去。但蕭紅3月30日給在湖北武漢的胡風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現在蕭軍到延安了,聶也去了,我和端木尚留在西安,因為車子問題! 蕭紅說是車子的問題,可能指的是汽車坐不下,所以沒去延安?傊@是端木蕻良一生中唯一一次去延安的機會,卻沒有去成。

              《突擊》演完了,沒什么事,端木蕻良就和蕭紅等在西安游玩,最常去的地方是“女子中學”南面大蓮花池街上的蓮湖公園。蓮湖公園離梁府街“女子中學”很近,約250米。蓮湖公園前身是建于1378年的明秦王王府花園;▓@引渠水,鑿池塘,植荷花,故名“蓮花池”。 1928年,辟為蓮湖公園,向公眾開放。園內有湖,有土丘,有茂密的樹林,端木蕻良在這里留下了一些照片。比如端木蕻良躺在斜坡上的一張照片,就是3月21日在蓮湖公園拍的。

               西安碑林是端木蕻良愛去的地方。西安碑林始建于1087年(北宋元祐2年),收藏有自漢代至今的碑石、墓志,數量為全國之冠,且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是極其珍貴的藝術寶庫。端木蕻良自幼毛筆字甚有功底,他的行草寫得酣暢淋漓,大有王羲之風致,可以看出他自小就喜歡王羲之書法。到了西安碑林,端木蕻良看到了《集王圣教序碑》,如獲至寶,流連忘返,反復琢磨,回來興致不減,還要給蕭紅大肆渲染一番。蕭紅毛筆字也是不錯,聽了心動,就和端木蕻良一起前往碑林觀賞!都跏ソ绦虮飞癫娠w揚,乃懷仁和尚所集,是唐人集王之精品,被后世譽為“墨池之龍象,蘭亭之羽翼”。端木蕻良在清華大學讀書時是學歷史的,給蕭紅講“圣教序碑”頭頭是道,蕭紅聽得大為佩服。在西安碑林這個書法寶庫里,兩人盡情地享受著頂峰藝術帶來的快樂。

               端木蕻良1980年對美國漢學家葛浩文說他在西安住在民族革命大學招待所,以后他還曾說過在西安住在西安招待所。端木蕻良隨西北戰地服務團到西安,先住進“女子中學”,離開西安前,也是住在“女子中學”,端木蕻良住到招待所,是中間一段時間。民族革命大學在西安沒有招待所,民族革命大學在西安招生,都是租用旅社飯店來辦理招生事宜。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在西安雖然有辦事處,位置在七賢莊北面不遠的四浩莊,但辦事處設立的較晚,當時應該還沒有。端木蕻良所說的民族革命大學招待所,應該是臨時租用旅社的房間。關于西安招待所,正確的名稱應該是西京招待所,這是當時西安最豪華的酒店,現在還在,民族革命大學有不少名教授撤到了西安,二戰區有可能招待他們臨時住在這里。

               端木蕻良還回憶他離開民族革命大學招待所后,住到了西安八辦。住在西安八辦,這是有根據的,但住的是西安八辦位于通濟南坊27號的招待所。蕭紅在《無題》一文中說:“在西安和八路軍殘廢兵是同院住著,所以朝夕所看到的都是他們!1938年3月至4月,陜甘寧邊區政府和西安八辦設立了八路軍傷兵遣送委員會,遣送老弱殘廢軍人回原籍,老弱殘廢軍人就住在西安八辦設在通濟南坊27號的招待所。通濟南坊在北大街,離七賢莊和梁府街不遠。七賢莊西安八辦一號院是一個辦事機構,客房少,內部使用,對外不承擔住宿接待,所以端木蕻良、蕭紅等是住在西安八辦招待所。他們能住進這里,無疑丁玲起了很大作用,也是由于他們是著名的文化人的緣故,或許住宿理由就是要去延安,但也不可能住很長時間。端木蕻良和蕭紅在西安八辦通濟南坊招待所住了幾天后,又回到了“女子中學”。

               4月初,端木蕻良準備前往甘肅蘭州。作家白危1938年1月從上海到蘭州從事抗日救亡工作,參加了王德謙兄妹劇團。甘肅省教育廳要把王德謙兄妹劇團合并到官辦的蘭州西北抗戰劇團中,蘭州八辦指示白?梢院喜,官方出錢,劇團演戲,演什么戲權力在劇團手里。白?紤]到王德謙兄妹劇團人少,合并過去后力量單薄,就向甘肅省教育廳提出要求,從西安請幾位戲劇人才過來,并把消息寫信告訴了在西安的塞克。甘肅省教育廳同意后,白危立即就給塞克發電報讓他組織人前來蘭州,塞克征求了大伙意見,端木蕻良愿意和塞克一起去蘭州。

                4月7日,丁玲、聶紺弩從延安回到了西安,蕭軍也跟著。原來,蕭軍離開民族革命大學后,3月20日到了延安,想轉道去山西五臺山,但陜甘寧邊區正在進行河防保衛戰,交通受阻,蕭軍就滯留在了延安。丁玲、聶紺弩到延安,碰見了蕭軍,丁玲就勸蕭軍干脆跟她回西安,幫著西北戰地服務團做宣傳工作,于是蕭軍就隨丁玲來了西安。丁玲他們進了“女子中學”,西北戰地服務團的團員一片歡呼,“主任回來了”,端木蕻良和蕭紅走出房門,看見了蕭軍。蕭軍來西安,端木蕻良和蕭紅都感到有點意外:蕭軍是態度很堅決地要去五臺山打游擊的,咋來了西安!

               蕭軍到西安后,也住在“女子中學”,端木蕻良大約在4月10日左右給胡風寫了一封信,說:“我,蕭紅,蕭軍,都在丁玲防地,天天玩玩!毙胖羞請胡風把他留在武漢的一套西服寄到蘭州王德謙家中,由白危轉給他?礃幼佣四巨家呀涀龊昧撕腿巳ヌm州的準備。

               但是,端木蕻良和蕭紅、蕭軍在西安玩了幾天,情況出現了變化。蕭軍因為在延安和丁玲有情感發生,竟突然向端木蕻良和蕭紅宣布,他要和丁玲結婚,讓端木蕻良和蕭紅結婚。蕭紅和蕭軍鬧了起來,最后兩人決定分手。大約在4月15日晚,蕭紅約端木蕻良去蓮湖公園,把她和蕭軍分手的事情告訴給了端木蕻良,如此重大的變故使蕭紅非常傷心,端木蕻良對此既生氣又同情。這天晚上,蕭紅和端木蕻良確定了戀愛關系,這個結果有突然性。此后蕭紅就公開的和端木蕻良在一起,不再搭理蕭軍。當時的情況下,丁玲不可能承認要和蕭軍結婚,蕭軍又去找蕭紅要求復合,蕭紅不搭理蕭軍,蕭軍就尋釁鬧事。蕭紅寫信給在武漢的日本友人池田幸子,告訴池田幸子蕭軍威脅要殺她和端木蕻良,池田幸子把蕭紅的信給了胡風看,胡風記到了日記里。

               蕭軍和蕭紅分手后要去新疆,去新疆和塞克他們去蘭州是同路,于是蕭軍就和塞克他們約好一起走。由于端木蕻良和蕭紅的關系已經確定,端木蕻良的蘭州之行就取消了。

                4月16日,端木蕻良給胡風去信說:“囑老兄將我的西裝寄到蘭州的事,請兄不要執行,因為還是存在武漢,等著我以后再麻煩你,或許就從此不麻煩了也”。確實也不用麻煩胡鳳了,端木蕻良和蕭紅決定回武漢了;匚錆h的原因是因為蕭紅的朋友池田幸子來信,要蕭紅回武漢,池田幸子和丈夫鹿地亙當時已經是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官員了。

               4月18日,端木蕻良要離開西安了,詩人田間給端木蕻良寫了一首告別詩《給端木蕻良——一九三八年四月十八日早晨告別端木蕻良兄所寫》,詩中說:“在渾河的激流上,水芹子擁抱著小刀,要去復仇!刈o她!”這是詩人用端木蕻良小說《渾河的急流》中的人物故事,希望端木蕻良像水芹子的戀人金聲愛護水芹子一樣,愛護蕭紅。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端木蕻良和蕭紅當日并沒有離開西安,而是又在西安住了十來天。在這十來天里,端木蕻良和蕭紅處在熱戀之中,過得很愉快。6月13日,蕭軍在日記里寫到:“到西安,見到了玲,也聽到了一些關于我走后吟他們歡快和得意的情形,使自己似乎又感到一點煩亂,但這很快就過去了!笨梢姸×岷臀鞅睉鸬胤⻊請F的團員們見證了端木蕻良和蕭紅在西安的快樂。

               5月4日,端木蕻良和蕭紅乘火車離開西安,前往武漢。

               之后,端木蕻良和蕭紅在武漢結婚,又漂泊到重慶和香港,在香港遇上太平洋戰爭爆發,蕭紅死于日軍占領下的香港,端木蕻良埋葬了蕭紅,懷揣著蕭紅的青絲,繼續四處漂泊。在桂林,端木蕻良思念亡妻蕭紅,反思自己的過錯,挖掘自己的內心情感,寫出了奇特絢麗的短篇小說《初吻》《早春》,這些小說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短篇小說中的一流作品。1944年10月,端木蕻良到了遵義,他給在香港的戴望舒寫信,希望戴望舒能代他“分神照料”蕭紅墓。失去了蕭紅,端木蕻良的生活一團糟,遵義一個學生回憶道:“寒冬臘月,常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伴著幾塊爛磚砌成的小方地臺,放上一個破舊瓷盆,生上幾片木炭火,烤半邊刮過皮的老南瓜,邊烤邊啃,當水果吃”。1945年8月,端木蕻良到了貴陽,在西安的姚青苗和端木蕻良取得了聯系并約稿,端木蕻良想起了1938年在西安和蕭紅相戀的日子,不能自己,寫了哀婉深情的懷念小詩《小草》,寄到了西安。

               1949年,新中國誕生了,端木蕻良從香港來到了新中國的首都,參加了北京郊區的土改工作。1950年6月,端木蕻良出任北京市文聯編輯出版部副部長,9月,端木蕻良接到朋友劉承思從西安寄來的信件,原來是西北大學校長侯外廬委托劉承思請端木蕻良到西北大學任教。

               西北大學校長侯外廬先是聘請劉承思為教授。侯外廬是我國著名哲學家,1938年初,曾在山西臨汾民族革命大學任教,其時端木蕻良也在該校任教,相信有面交。劉承思是端木蕻良1946年在重慶結識的朋友,往來密切。劉承思接到侯外廬先生聘書,先到北京,再往西安,在北京他從詩人馮至那里得知端木蕻良也在北京,很高興,立即到北京文聯找到了端木蕻良。劉承思到西北大學任教后,侯外廬得知他在北京遇到了端木蕻良,就托劉承思給端木蕻良寫信,請端木蕻良來西北大學任教,或作兼任教授。端木蕻良接到了信,告訴了北京文聯,但文聯主席老舍不放,于是,端木蕻良到西安西北大學任教的事情未成。

               有趣的是,1938年3月,端木蕻良參與編寫的話劇《突擊》在秦腔劇社易俗社上演,到了1959年12月,端木蕻良的京劇劇本《戚繼光斬子》又被李敬慈改編成秦腔劇本,在西安長安書店出版,秦腔《戚繼光斬子》也在西安上演了。端木蕻良好像與西安有“戲緣”。

               轉眼到了1994年3月,劉承思寫信約端木蕻良到西安游玩,參觀兵馬俑,還說張其凱教授愿以中德研究所名義發出約請函,端木蕻良夫婦都樂意去,端木蕻良回信說:“八月份,我真想去西安,爬著也想去!倍四巨1938年離開西安,轉眼56年過去了,他心里真是想念這個充滿了他初戀回憶的古城。但是端木蕻良終究還是沒有重回西安,因為他女兒鐘蕻在澳大利亞讀書,要回國,恰巧就在八月九月,時間發生沖突,端木蕻良只好放棄了這次回西安的機會。

               1996年10月5日,端木蕻良辭世,享年84歲。端木蕻良和古城西安的故事至此終止,只有以往的時光留影還不時地在回放。


        1938年3月,端木蕻良在西安蓮湖公園.png


        1938年3月,端木蕻良在西安蓮湖公園

         

        1938年3月,端木蕻良和蕭紅、聶紺弩、田間在西安“女子中學”.png


        1938年3月,端木蕻良和蕭紅、聶紺弩、田間在西安“女子中學”


        1938年3月,端木蕻良和蕭紅在西安“女子中學”.png


        1938年3月,端木蕻良和蕭紅在西安“女子中學”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返回頂部 分享按鈕 seo seo
        无码国产精品免费看
      1. <p id="e4t2t"></p>
        <table id="e4t2t"><ruby id="e4t2t"></ruby></table>

      2. <big id="e4t2t"><ruby id="e4t2t"></ruby></big>
        1. <pre id="e4t2t"><label id="e4t2t"></label></pre>
            <track id="e4t2t"></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