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解放路上話滄桑(散文/李永安)时间:2022-08-24 近日,在連綿的細雨中,我來到了西安的解放路,站在瀝瀝雨幕中,這條寬敞漂亮的大道,路兩邊的高樓一座連著一座,看著寬敞漂亮的解放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一條曾經西安最繁華的道路,給人留下多少難忘的記憶。解放路南起東大街大差市十字,北至西安火車站廣場,全長1833米。1928年,這條道路建成,初期叫尚仁路,西安解放后,這條道路正式改為解放路。1951年,西安市政府對解放路進行了拓寬建設,對路面進行了改造,解放路成為西安第一條混凝土道路,也是西安最繁華的商業道路之一。 名店一條街 解放路是西安一條繁華的商業街道,在這條街道上,商店和中小商鋪一家連著一家,經營門類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值得一提的是有許多店堂都是以“解放”起名的,如解放百貨大樓,解放飯店,解放服裝店,解放路餃子館,解放路寄賣店,解放路醫藥店,解放路土產店,解放路五金器材店,還有解放電影院,解放門汽車站等等。記得七八十年代時期,解放路上有許多西安比較有名的商業名店,我印象比較深的解放路東南口有個永紅果品店,這個店在當時名氣很大,主要經營果品和干果一類。到了晚上,店里邊燈火輝煌,而且是日夜通宵營業。走到大差市口,一眼就能看見永紅果品店醒目的招牌。那個時候,西安很少有一家專營果品的專賣店,不像現在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果品店。所以,永紅果品店在當時牌子很亮,生意相當的好,記得過去東大街端履門十字也有一家永紅果品店。解放路上的珍珠泉浴池也是西安很有名氣的澡堂子,另外還有滄浪池澡堂子。我記得小的時候,父親就帶我到珍珠泉澡堂洗過一次澡,進到大堂,深咖啡色黃銅包角的木樓梯,木地板,漂亮的雅座,我們坐在樓梯口的長凳子上排隊,只聽樓上服務員一聲長長的吆喝聲:“上來兩位!甭曇羰悄菢拥拇嗔梁透挥泄澴喔,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解放路上還有個婦幼兒童用品商店,也是有著一定的名氣,這是一個三層建筑的樓房,主要是這里的兒童用品很是齊全,每到春節和六一兒童節,店里的二樓玩具柜臺人總是擠的滿滿的,柜臺里各式各樣的玩具擺滿了貨架柜臺,孩子們看看這個又指指那個玩具,都不知道該要啥了。說起玩具變化也很大,過去的玩具大多都是鐵皮玩具,現在的玩具大多是智能和塑料制作的。還有老西安人熟悉的解放電影院,門臉不是很大,過去也是解放路上的一個熱鬧地方,隔壁緊鄰著珍珠泉浴池,以前叫新民電影院,解放后改為解放電影院,六十年代,我在解放電影院看過一部電影《槐樹莊》,在我的印象里,電影院門前老是人比較多,有排隊買票的,還有等票的,進場散場的觀眾。解放路上的第一寄賣店也給我留下了深深的記憶,說起西安的寄賣店,老西安人都很熟悉,家里不用的東西,包括手表,家具,服裝,自行車,收音機甚至木料都可以送到寄賣店去寄賣,非常方便。過去西安四條大街都有寄賣店,因為要寄存舊貨,寄賣店的營業廳地方都比較大一些,一般進門的廳中間都放著幾排寄賣的舊自行車,這些自行車被一條細鐵鏈子拴在一起。說起自行車,年齡稍大的人一般都知道,在六七十年代,自行車是憑票購買的,當時自行車的主要名牌是飛鴿,永久,鳳凰,還有加重自行車紅旗,自行車比較難買,有的人就把目光選擇了寄賣店,不過,寄賣店里的自行車品相都比較差,好一點的自行車剛一露面就被賣掉了,剩下的車子大多比較陳舊了。寄賣店的營業廳四周靠墻放著家具等大物件,店里的玻璃柜臺里主要寄放的是各式手表,眼鏡和照相機等一類較貴重的物品,空間掛著幾排寄賣的衣服。一般你要寄賣物品,店里先給你估價,你感覺價位合適,你就放到店里寄賣。那個年代,逛寄賣店的人很多,里面的人總是滿滿的。七十年代初,我家里有一些拆除老舊房留下的木料,放在家里的門道里很占地方,母親就讓我和兩個哥哥用架子車將木料拉到解放路上的寄賣店里去寄賣,木料拉到門口,寄賣店出來一個老業務員,中等個頭,不胖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他先是前后將木料的粗細長短細細看了一下,又掏出尺子量了一下車上木料,最后說了一句:“還可以,往里邊放吧!蔽覀儗⒛玖闲断,放在店里營業場的墻根下。沒想到不長時間,在寄賣店里寄存的這些木料就全賣掉了,我記得賣了60塊錢,那個年代農村蓋房的大多用的是木料,所以賣的比較快。解放路上的東新街口有個泰華棉布店,老西安人都知道這個店,這個店坐落的位置非常好,是個轉角形式的老房子,走在街上老遠就能看見豎寫的泰華棉布店幾個字,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母親就帶著我到這里買棉布,這里真是布匹的專賣店,貨架和柜臺上都是各種綢緞布匹,布料的品種很全,顧客也很多,我記得母親擠到柜臺前用布票給我買了一身黑色燈芯絨的布料,母親拿著卷好的布料滿是笑容對我說;“媽回去給你做一身海軍服穿上!蹦赣H是裁縫,在服裝店工作,會裁剪還能上機做,在我的記憶里,全家的衣服都是母親一個人在打理,尤其是到了過年前夕,母親不但要完成店里的任務,還要抽時間給我們做衣服,有一個細節至今難以忘記,每次母親給我們做好了衣服,就讓我們兄妹幾個穿上新衣服來回走上幾步,母親仔細的看著,最后說了一句:”好了,以后愛惜著穿吧!闭f完,母親又在縫紉機上忙去了。話又回頭,記得泰華布店營業場的上空交叉拉著很多條細鋼絲,營業員在收款時將錢和布票夾在鋼絲上用力一甩,夾子就到了收款臺,一會兒,只聽啪的一聲響,夾子又回到了柜臺上方。那時,解放路上名店和餐館很多,就拿百貨商店來說,有名氣的有民生百貨大樓,解放百貨大樓,解一百貨商店,婦幼商店,隴海商店,解放飯店,民生餐廳,解放路餃子館,八姐妹旅社,曲江春,西安川菜館,百花甜食店等。說起民生百貨大樓,給我留下了深深的記憶。那是1979年5月,為了紀念西安解放三十周年,我應西安一家新聞媒體之約,到民生百貨大樓采寫一篇民生大樓歷史變遷性文章,當時的民生大樓還是一座四層的大樓,這座大樓在解放路上很是醒目。進到營業場,樓上樓下的顧客很多,大樓后邊的院子里,送貨運貨的的汽車三輪車進進出出,很是熱鬧。我從解放前的民生市場寫起,直到解放后建起民生大樓后的發展過程,先后進店采訪了多名曾在民生市場擺過攤的老職工,為了把這篇稿子寫好,我先后幾次進出民生百貨大樓,修改了七次,最后終于定稿,F在從解放路上的民生大樓經過,我就想起了四十二年前那次難忘的采訪。 說起解放路的名店,我就想起了享譽全國的西安解放路餃子館,當時解放路餃子館坐落在解放路東六路口往北一點的地方,以前叫“菜根香”飯館,七十年代初改為解放路餃子館。我記得八十年代時候,我慕名而來在這里吃過幾回餃子,來這里吃餃子店人真多啊,有好多都是上下火車的旅客。在大廳里放著一個個的大圓桌字,每個桌子都坐滿了吃餃子的顧客,在大廳的過道里,擺著一排排長條木凳子,凳子上坐滿了排隊吃餃子的顧客,一會兒,一個女服務員滿面笑容的走過來說:“吃餃子的人比較多,稍等一會兒,很快的!惫,時間不長,一會兒,一個服務員推著一個小推車走了過來,一一給排隊的顧客開了票,緊接著,就有一個服務員過來招呼我們進到大廳里坐下,剛剛坐下,就見幾個服務員拉著幾輛四輪餐車從操作間走了出來,餐車上下兩層都放著盛滿餃子的白色盤子,服務員一一給我們端上餃子,正吃著餃子,一個保溫桶里放著餃子湯的小推車就過來了,服務員給桌子上的每個顧客端上了餃子湯,一切是那樣的有節奏,一切是那樣的注重服務細節,在解放路餃子館吃飯,我真實感受到了在解放路餃子館用餐的溫馨和舒暢,說實話,我至今都忘不了解放路餃子館。解放路靠近火車站廣場還有一個八姐妹旅社,這也是一個全國學習的紅旗單位,也是一個建立于五十年代的老旅社。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單位從事勞動競賽工作的時候,曾到八姐妹旅社參觀學習,走進這個旅社,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凈,全旅社三十多個房間里面設施雖然簡單,但特別的干凈整潔,無論是床鋪,桌面門窗和地面都是干干凈凈,給人一種清爽舒適的感覺。再一個印象就是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很好,很多顧客都是慕名而來,房間住滿了,只好在過道里加床,生意很好。還想法幫助旅客解決困難,為顧客做了很多好事,不愧是一個名店老店。走到離火車站很近的解放飯店,這是建設于五十年代也是老西安人很熟悉的一個飯店,旅客下了火車出站走到廣場上,首先看到的就是“解放飯店”四個大字。給我留下深深記憶是1988年的春節剛過,我的三叔父從臺灣回來探親,深夜下了火車,就住在西安的解放飯店。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西安的天空飄著微微的雪花,父親帶著我和大哥就趕到了火車站附近的解放飯店,飯店來來往往的客人很多,我們來到客房,三叔父開了門,看見是父親,激動的雙手拉著父親的手,叫了一聲:“大哥”,眼淚就落了下來,父親也難過的落下了眼淚,三叔父說:“西安火車站廣場建的真漂亮,我住的這個飯店真好,想不到西安變化這么大!睔q月悠悠,往事難以忘記。 一張老照片的記憶 說起解放路,我還保存著一張47年前在解放路西安解放百貨大樓參加民兵訓練拍照的一張合影,看見這張老照片,更加深了我對解放路這條街道的記憶和情懷。 西安解放百貨大樓成立于1954年,是一座四層的鋼筋水泥老商業大樓,地處西安火車站商圈,商業位置極佳,這也是西安解放后建設的第一座商業百貨大樓。如今的解放大樓已成為西安書林主營圖書的經營場地,現在,我從這座大樓門口經過,就想起了47年前在這里參加民兵集訓的經歷。那是1975年秋天,西安市百貨公司武裝部組織了一次民兵集訓。參加集訓的學員都是公司下屬的商店,批發部,倉庫的營業員和工人。在那個年代,各個單位都有民兵組織,全民皆兵,經常進行民兵訓練。我當時在公司文化用品批發部青年路倉庫當工人,也是一名基干民兵。這次公司搞集訓,我也被抽調到民兵集訓隊,我和大家一樣,心里很是高興。我們的集訓地點在西安市解放路上解放百貨大樓樓頂平臺。站在樓上平臺向下邊看去,解放路上人來車往,商業店鋪一家連著一家,非常的熱鬧,真稱得上當時西安第一繁華大街。我們訓練休息的時候,就站在平臺上,看著遠處的西安火車站廣場,看著這條繁華的街道。我們的集訓宿舍就在樓頂平臺的一溜平房里,睡的是地鋪,每人發了一支半自動步槍,還佩戴有執勤的胸章和臂章。每天的科目就是集合,走步,射擊,聽軍事知識課。在訓練中,我印象很深的是一次夜間訓練。有一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解放路上傳來幾句叫賣聲,我們民兵已睡的很深沉了,忽然,嘟,嘟,嘟一陣急促的哨聲響了,一聲命令,起床,集合。我們在睡夢中驚醒,趕緊起床,穿衣服打背包。我不會打背包,只好把被子亂疊一起,用包帶捆起背在身上,拿起步槍就走。在集合隊伍接受檢查的時候,我的背包疊的不合格,包帶還拖在地上,受到了點名批評,并要求立即改正。隊伍集合后,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了,夜已經很深了,解放路上還零散行走著上下火車的行人。我們一會兒跑步,一會兒正步走,隊伍很整齊,街上的行路人停下了步子,看著我們整齊的隊伍街上走過。我們從解放路走到東大街,北大街,蓮湖路,西五路,又回到解放百貨大樓。這時,我們已累的汗流滿面。當我們回到宿舍躺下后,已是凌晨三點了。第二天早上,集合的哨聲又響了,我們一天的訓練又開始了。 那時候,民兵訓練相當辛苦,我們走出去到野外進行對空射擊練習,有一 次,我們來到西安北郊的渭河灘,地面上全是沙灘,周圍沒有人煙,我們在這里進行對空打靶,向空中放了氣球,每人對著空中氣球射擊,槍響了,只見空中的氣球一個個啪啪的報銷了,民兵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接著,又進行了臥倒射擊訓練,端著步槍長時間瞄準,練的手腕胳膊疼的抬不起來。訓練結束了,我們乘著公司派來接送民兵集訓隊的大卡車,在車上說著笑著,迎著火紅的晚霞返程了。常言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大家的刻苦訓練,在進行實彈射擊的時候,每個集訓隊員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我記得在手榴彈投擲演練時,為了安全期間,我們先進行紙質訓練彈投擲,這種手榴彈外形和真弾一樣,重量比較輕,投擲出去只是轟的響一聲。通過投擲選拔,選出了進行實彈投擲的民兵隊員,最后圓滿完成了實彈投擲訓練任務。時間過的真快呀,十五天的民兵集訓瞬間就結束了,臨別的時候,我們民兵班在西安解放百貨大樓的樓頂平臺上照了這張珍貴的合影,我一直保存到現在。1978年,我被抽調的到西安市百貨公司宣傳科從事通訊報道工作,解放百貨大樓是公司的直屬單位,我騎著自行車經常到西安解放百貨大樓去采訪寫新聞報道稿件,見證了這座商業大樓的變化和輝煌。翻開保存至今紙張且已發黃的剪報本,一篇篇當時報道解放大樓的見報稿展現在眼前,心中留下深深的記憶和懷念。 走在解放路上 走在西安解放路上,這條西安有名的街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僅是道路的寬敞整潔和提升,更重要的是解放路上過去傳統的商業圈有了大的改變,代之而起的是棟棟高樓商廈和大型的廣場,超市,書店和金融酒店等商業單位。我相信,隨著西安古城的不斷提升和發展,解放路將會成為更具時代氣息,更具開放特征,更具新型商業都市的一條街道。
|